蕴涵着丰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式红木家具,以其造型大方,轮廓简练、舒展,一直吸引着大众的目光,一些收藏爱好者更是对他们“痴迷不已”。但近年来,红木家具受资本市场投资、保值增值期望的影响,人们在观赏、把玩这些“穿越时空的老古董”时,似乎已少了过去那股子“痴迷”劲儿,关注更多的则是未知的“回报率”。这就给了一些投机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机会,致使其消费者蒙受损失。
诚信问题,在红木家具行业也已是个老话题。在行业大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每个业内商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营红马红木15年的马新建近日就诚信问题谈到了他的应对之策。
以工艺水准表诚信
据红马红木董事长马新建介绍,自七八月份以来,红马门店的客流量一直“稳中有升”,客户订单的数量也已超过预期。而企业能发展到今天,与马新建严格选料和长期钻研烘干工艺不无关系。
保证产品品质,无疑是一个企业诚信度的最好表现。马新建谈到他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而研究了15年的选料烘干工艺时,便打开了“话匣子”。
他介绍说,红木家具每年一二月份随气候转冷,会有两到三毫米的收缩;七八月份则会有三四毫米的膨胀。前后正好对上号。在50年或100年里,每一根木头总会在这三五毫米间反复收缩、膨胀,每年如此,这是受气候环境的必然影响。
但马新建指出,“目前很多工匠基本都是以收缩为准来做家具,而且做得很到位”。这是考虑到木材湿度比较大,会收缩。但是没考虑到膨胀问题。他解释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木料没有经过烘干处理。而烘干处理是红木家具制作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而且不同的原料,烘干的工艺也略有不同。
我们厂的烘干处理,一个周期基本在50天左右,温度控制在50度到65度之间。这样木料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里锻炼过一样,木料的性能就很稳定了”。要是烘干没烘好,着急赶工期,提前10天拿出来,做出的家具来,半年一年后还是会收缩或开裂。修补起来也很麻烦。所以,烘干环节是必须完成的,产品品质也就是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质疑“不开裂不叫红木家具”
目前,市场上红木家具开裂的多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方运过来的家具,受气候影响;一种就是烘干处理做的不到位。但是,“北方有很多工厂如果烘干不好,同样会出现很多收缩和开裂问题”。马新建说,“很多人会认为不开裂不叫红木家具,红木家具总是要开裂的。实际上不是开裂问题,而是很少人去认真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用没有经过烘干处理的木料做的家具,冬天放在暖气附近几个月,木头里的水分会慢慢被蒸发,就容易出现开裂或变形现象。如果两节木头变形,木料用的又是同一根的话,可能一根会拱上来,一根拱下去,非常难看。许多人家具放在家里,时间长了,“变形变得一塌糊涂”。如果木材经过烘干处理,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另外,干燥处理时,有节的木头会横向地变形弯曲。而且很多木头都可能存在这个问题。对变形弯曲的木材,我们会采取降级处理办法。“若是两米的料出问题,我们会把它分成三段,甚至四段,把大料变成小料来用。”
马新建介绍说,他们厂的烘干处理分前期、中期、后期和终端四个阶段。他说,要想真的做好家具,还是要按科学的方法来做。但当笔者再问他,这四个步骤的具体细节时,他表示不能再透露,说这是属于企业要保密的部分。
马新建也表示,烘干处理使厂里的生产周期延长,相应的制作成本也提高了。“因为在烘干过程中收缩、开裂的那部分料,有些成了废料。因为有些开裂属于内裂,是修复不了的。”因此,“我们厂的用料比例会比其他厂多耗费10%~15%”。
15年里也曾有过“失败”
“烘干工艺这条路,我是走得最长的。”马新建也客观地指出,现在的红木家具厂大多厂房都比较小,烘干设备没地方放,这个我们以前也出现过。“100立方米的木料要搬进搬出,本身都成问题,它怎么弄。”
现在,让马新建颇感欣慰的,是厂里已有两个50立方米的烘干炉,一个三四十立方米的,以及一个真空炉和一个微波炉。他说,这5个烘干炉,已足够工厂的生产运转所需。
微波烘干是马新建“很早就介入的”。但是,“没有成功,十几万块钱白花了”。他说,因为微波烘干,跟微波炉热饭一样,木料里面干倒是干了,但一点水分也没了。“料就不能用了。”而且,微波烘干快得话,还很容易变形,切好的料一旦变形,木料就都不能用了。所以,他认为,微波烘干技术还不成熟。“后来考虑用真空烘干。因为微波和真空,几天就能达到烘干效果,也是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所作的技术实践。后来都放弃了。红马现在每天有一百多立方米的烘干设备在运转,工厂已经做不了那么多东西。而且,生产设备完善后,我们厂产品的质量会比以前更好。”
马新建说:“我挣了钱,就喜欢买设备,这是我最开心的事。做企业还是应该有追求。我20岁左右就喜欢搞技术,把产品搞好是我最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