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广交会的总体运行情况。
一、采购商与会人数呈恢复性增长
第113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与会202766人,来自211个国家和地区,比第112届同期增长7.06%,比第111届同期减少3.83%。
各大洲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洲109994人,占54.25%;欧洲36435人,占17.97%;美洲31709人,占15.64%;非洲17427人,占8.59%;大洋洲7201人,占3.55%。
与上届同期相比,非洲增长28.96%,大洋洲增长15.11%,美洲增长11.41%,亚洲增长7.51%,欧洲减少6.21%。与第111届同期相比,非洲增长2.54%,大洋洲减少2.89%,亚洲减少3.29%,欧洲减少4.89%,美洲减少7.78%。
与会人数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与会127882人,占与会总人数的63.07%,较上届减少2.33个百分点。与会人数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美国、印度、俄罗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韩国。
2012年我国十大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与会123767人,占与会总人数的61.04%,比上届减少5.26个百分点。
共有1603家国际连锁企业与会,环比减少1.66%,同比减少8.14%;人数为3682人,环比减少3.2%,同比减少13.14%。在2012年最新公布的世界零售250强企业中有66家与会,排名在前10位的有6家,分别为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好市多、沃尔格林和家得宝。
老采购商与会146383人,增长5.4%,占72.2%。其中,与会次数10次以上的客户有48977位,增长5.5%;与会15次以上的有30107位,增长5.3%。新采购商与会56383人,增长11.59%,占27.8%,提高1.12个百分点。
二、外需尚未根本好转,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
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355.4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下降1.4%。
对欧盟、美国、日本成交环比分别增长6.3%、9.9%和38%,同比分别下降4.9%、0.5%和12.6%;对金砖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成交环比增长6.0%,同比增长5.2%;对中东成交环比增长10.0%,同比增长3.8%;对东盟成交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6.5%。
民营企业成交211.9亿美元,环比增长3.3%,同比下降12.8%;外商投资企业成交86.0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6.5%;国有企业成交57.5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增长9.4%和6.0%。
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8.6%,3-6个月的中单占35.1%,6个月以上的长单占16.3%。反映出受金融危机影响,采购商下单依然谨慎,国内企业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
品牌展区成交较好,企业更加注重培育竞争新优势。品牌展区成交129.2亿美元,环比增长2.7%,同比下降2.9%。拥有自主品牌、设计理念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成交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是今后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口展位需求旺盛,特色产品受欢迎。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参展企业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家企业参展。境外参展企业为开拓中国市场,积极展出绿色环保、高新技术和本国特色产品,深受国内采购商欢迎。本届首次开设进口展区国内采购商联络专线,为国内采购商提供办证与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