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枯木艺术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2-05-05 11:54:21
来源:wyat
中国枯木艺术的历史
枯木艺术既然是对木雕、根雕艺术的继承,那么其历史就要从木雕、根雕说起。 (一)木雕工艺的起源和产生 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龙山文化时期(新石器末期)的陶器制造是在编制的或原始雕琢的木制器物上涂泥使之能成型耐火。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器物就有刀、匕、器把、小棒、碟形器、木筒等木制品。 木雕是中国古老的雕塑艺术品种。众多的历史遗迹、出土文物、史料,清楚地表明在六七千年以前,古中国的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运用木雕作装饰。以后又把木雕用来装饰宫殿、祠庙、战车和家具,这些木雕也被用来作成木俑,代替活人作为殉葬品,木雕用于戏剧又成了能活动的木偶。 北京雍和宫(哈莫尼和比的喇嘛祠)是密宗的寺庙,寺内有21米高的独木大佛,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那些小型木雕也引起观众的兴趣。 现代建筑物已很少使用木雕,主要原因建筑代替了木结构建筑的结果,但纯粹的小型工艺木雕却有了很大发展,尽管它并不是建筑的一个部分,但它却起到装饰家居的作用。给室内带来了美的形式和愉悦的氛围。 (二)战国时期的根艺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出战国时期的"木辟邪",被认为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根雕作品。其年代为战国中末期,约为公元前340--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在墓中该文物置于头箱正中,为虎头、蛇身、兔尾、四足的怪兽。身长69.5厘米,头朝南,尾向北,前肢立于8号竹笥上,后肢立于椁底板上,头上昂,嘴微张,露齿,腰部微低,行走状。通体髹暗红漆,朱红漆彩绘。眼耳鼻须嘴齿均雕出。右前腿较短,扁圆形竹节状,上粗下细,前伸,长37.5厘米,上粗3.5--3.6厘米,下粗1.8--2.2厘米。腿面雕蛇一条,蛇长32.5厘米,粗0.6厘米。右后腿圆形竹节状前伸,长39厘米,粗2. 4--4.5厘米,腿后中部雕蛇噬蛙的图案,并彩绘,蛙作挣扎状。左侧第一条腿,圆竹节状前伸,长39厘米,粗2--5厘米,腿上部雕有四脚蛇噬雀的图案,并以朱红漆彩绘。左侧后腿,扁圆形竹节状,后伸,腿上部雕有一蝉。 对木辟邪的形象、含义,1982年四川汤炳政教授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幅漆画上辨认出有扶桑树和金雀,显然是代表太阳,对应的矮树则画有一只虎头、兔尾的怪兽,按理应代表月亮。看来,木辟邪似乎接近月亮的化身。月神即西王母,是主杀之神。可见当时楚人将其随葬,就是视其为"司鬼之神","主杀"万物,驱邪免灾,以保护被葬人安然无恙。 大约同期的湖北荆门市十里铺包山二号墓出土的"角形器"也是精致的根艺作品。保存完好,造型美观。有两只盘结而成的小螭(chi吃),螭是古代传说中的没有角的龙,又称为螭虎。 这两件精美的根雕作品,不仅说明战国时期根艺已经出现了,而且已经相当发达了。 (三)汉代的根艺 《汉书·五行志》记载: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柱仆地,主枝如人身,身青黄色,面白,头有髭发…。这显然是树瘤。 《曲阜县志》记载:西汉时期,孔子的家族曾用楷(jie)木自然弯曲制作拐杖。 (四)三国时期的根艺 湖北荆州出土文物中有三国时期用树根制作的家具。说明这个时期根艺与实用物品结合起来了。 (五)南北朝时期的根艺 《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此期的文物中还有笔筒、抓背、烟斗、家具等根雕、干雕、树瘤雕作品。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根艺 《新唐书·李泌传》记载: 泌尝取松枝以引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 唐代韩愈的《题木居上》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五代时期,画家阮郜的《阆苑女仙图卷》中有根雕的木榻、凳椅等物。 (七)宋、元时期的根艺 北宋李肪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引《闻奇录》中的"荆根枕"云:"贾人张玄者,行至华岳庙前,忽昏,前进不可,系马于金荆树而酣睡,马惊,拽出树根而走。寤。逐而及之。乃于华阴县求一木工修之为一枕,献庙。守庙者常以柜锁之。行人闻者,赂守庙者钱始一见。""荆根枕"亦即"狮子枕"。 元代画家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中香炉、几架就是当时的实用根艺作品。 (八)明、清时期的根艺 明代谢在杭的《五杂俎》中"物部"记载:"吴中以枯木根作禅椅,盖本于此。""以天台藤为之,或得古树根,如虬龙结曲臃肿,槎牙四出,可挂瓢笠及数珠瓶钵等器,更须莹滑如玉,不露斧斤者为佳,近见以五色芝粘其上者,颇为添足。" 明代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中也有树根椅子。 《陶庵梦忆》书中对明代溪澄记述:貌若无能而巧夺天工……,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行之盘根错节,以不易刀斧为奇,经手胳剖磨之而遂得重价。 清朝,顾禄的《桐桥倚桌录》记有:杖,俗称拐杖……。大抵琢取山中榔、栗,楂老干为之,亦有方竹、剡藤为之者,光滑可喜。施鸿保《闽杂记》记载:"佛面竹,长一二艾,粗及把,节甚疏,每节有一佛面,眉目口鼻皆具,可为手杖。俗称定光佛杖。"实际上这些均为干雕。 清朝,浙江就出现了封氏根雕世家,封锡禄、封锡璋合作"王右军换鹅"、"孟襄阳骑驴踏雪"等人物故事作品,曾一度震动朝庭。当今传世者,清朝时期的文物较多。 (九)现代根艺 现代根艺在经过近代百年历史沉寂后,经过了两次发展高峰。第一次是解放初期,老艺人焕发了青春,根艺有了很大发展。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根雕在全国得到了大普及,并成立了根艺的专业学会。 枯木艺术经历了木雕、根艺、枯艺3个发展阶段,而独立于艺术之林,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
|
2011-2023(c)版权所有 工艺资源网 保留所有权
热线电话:0595-36125259 E-mail:ca9@ca9.cn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分辨率:1440X900 浏览器:chrome 或 360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