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工艺与紫砂壶艺术是两个交叉概念,从字义上可以简单理解,解析成如下:紫砂壶工艺是紫砂壶的一种加工手段,即体现从原料、半成品到制成品的加工过程。而紫砂壶艺术,它就是把紫砂壶这种材质作为手段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行为,它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紫砂壶工艺是什么?可能每个与紫砂壶有关的人可以说出有关紫砂壶艺术的一大堆理论,但真正在明理、探讨紫砂壶工艺的人并不多,包括紫砂壶工艺师都在重复紫砂壶艺术而回避着紫砂壶工艺。
紫砂壶艺术强调个性化,它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彰显个性,不存在保护,而紫砂壶工艺强调功用、个性其次,它需要保护,需要传承。
紫砂壶工艺中包括民众工艺、个人工艺、贵族工艺等,民众工艺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及现代,紫砂壶窑属于民窑,故贵族工艺较少,只在康熙乾隆年间有一小部分,紫砂壶中机械工艺几乎没有。紫砂壶工艺中以个人工艺为主。
紫砂壶工艺是有特定的内容,它具有几个工艺的特点:
第一,材料,紫砂壶是用特殊的紫砂壶矿土制作的。紫砂壶矿土是紫砂壶的基础,是天籁,从始陶异僧的传说中就可体会到自然对宜兴人的恩泽,紫砂壶矿土中的“砂”与茶之味的交融、壶色之朴素与茶禅之纯的完美结合,使紫砂壶茶壶成为茶具之首。
第二,用途,紫砂壶茶壶是用来泡茶的,(当然紫砂壶主要还是以茶壶为主,陈设品为次),是“用之美”的体现,“能用”是基本,是生活之用。生活却是物与心的交融,是用心去感受手上使用的物品,是“用”之时能给“心”享受美的感觉,茶壶是茶人与茶之间联系者,是人与物之交融的部分,故离开了能泡茶之用,也就离开了紫砂壶工艺之本——“用”之本。
第三,紫砂壶是由特制的工具来完成。紫砂壶定做的先辈极其聪慧,发明了珠车,木转盘、木拍子、傍皮刀、牛角明针等等特殊的适合紫砂壶工艺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世界陶瓷中是独一无二的,既实用又简单。
徐秀棠老师在罗马尼亚国际陶艺交流中深有体会,一块泥片的平整与规圆,紫砂壶艺人只要用“木搭子”轻轻整一下,珠车一划就出来了,但对于国外的陶艺家比登天还难,他们手中只有棍子与线、针,没有珠车与搭子,他们看到徐老师一用宜兴的工具,一下子就爱不释手了,这也是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一到宜兴就必到宜兴紫砂壶工具店的原因。
紫砂壶工具在顾景舟老师手上,又将它们推上了极致,每一件工具都成为了一件“工艺品”,将来,这些都可以作为宜兴陶瓷文化遗产申报专利的。
第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即“宜兴紫砂壶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它是数百年来的紫砂壶制作艺人的宝贵经验,这种特定的紫砂壶工艺技法是我们的历史精华,也是紫砂壶工艺的重要体现。